在黨的十八大提出推動綠色低碳,促進節能減排,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之后,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件真正讓綠色建筑從業者感到動力與壓力并存。這份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由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制定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特別指出開展綠色行動,推進建筑節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關鍵要抓好建筑節能工作來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要求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的城鎮新建建筑占比20%.《方案》不僅是對之前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的細化,更是來自政府的莊嚴宣言,考驗我國建筑領域的政治智慧與減排決心。
但在建筑行業人士眼中,這個命題的一大部分壓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專業上――包括十二五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綠色建筑塑造成功與否與暖通空調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關聯緊密。實現中央空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對推動綠色、健康、舒適的宜居環境和促進建筑節能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場牽扯到綠色建筑與城市節能改造的大戲中,中央空調行業已預定了一個主角位置。
數據支持最能說明問題。據悉,國家信息中心市場信息處等行業組織和媒體曾對長沙、重慶和北京等地中央空調系統進行考察和調研,結果令人驚訝。
長沙對公共建筑進行建筑節能檢測,并對包括大型商場建筑、大型綜合商廈、大型賓館飯店建筑、大型通信建筑、大型醫療衛生建筑、大型商過場建筑以及大型綜合商務建筑等的中央空調能耗水平進行了調研。統計顯示,采用冷水機、直燃機、空氣源熱泵系統的大型建筑中央空調的耗電量分布在70300kWh/㎡,是普通住宅15倍之多。其中,采用冷水機組加電/熱水鍋爐的耗電量最高,平均達到236.91kWh/㎡.重慶對10棟公共建筑能耗進行了調研,建筑類型包含商場、辦公建筑和酒店。其中,商場空調能耗占商場能耗比的47.2%;辦公建筑能耗比方面,空調占46.7%;酒店能耗比方面,空調占50.7%.根據北京制冷學會提供的調研數據,商場占當地所有公共建筑總面積的5%,但其中采用中央空調建筑的耗電量占全市建筑用電量的35%.
雖然各地區統計結果有差異,但上述事例仍可得出結論:中央空調能耗最大,且遠超照明、辦公設備、電梯等消耗水平。盡管中央空調在我國應用程度遠低于家用空調,但前者增速卻大有追趕之勢,受到重視亦理所應當。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21.5億平方米的大型建筑使用中央空調,其中很多已經面臨更新改造。同時,隨著新建建筑面積高速增長以及城鎮化、智慧城市改造的推進,中央空調新增需求也明顯提升。無論是大型中央空調還是家用中央空調,業界判斷其消費需求在未來幾年會呈現遠高于家用空調增長速度的狀態。因此從能耗層面來看,盡快發展節能級中央空調并逐步替換低效能產品勢在必行。
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據了解,在發達國家中央空調能耗占建筑能耗約半,以建筑能耗占總能耗35%計算,中央空調能耗占總能耗的比例約17.5%.我國既有建筑總面積已超430億平方米,但截至目前節能建筑總面積僅2.3億平方米,采用高能效中央空調的節能建筑更是不足1%.每年新增約2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有消息稱綠色建筑比例在3%上下。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委會表示,目前我國大型公共建筑占比約5%,即21.5億平方米,多采用普通螺桿機、離心機等傳統中央空調系統。如果能夠換成節能機組,全國每個制冷季有望省電超過160億度,相當于1/5個三峽發電站年發電量或1300萬噸標準煤產生的能量。
環境與人的和諧關系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密切關注,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國家,目前都在致力于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其中,注重對節能中央空調的普及和應用是重要一環。從國外的推進經驗中能夠得出,節能型中央空調能夠帶來良好的環境效果,有助于推動十二五綠色建筑與節能改造的實施,在未來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同時,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的結合也將為中央空調系統乃至節能建筑發展提供可實施的思路。特別是地源熱泵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具有高效和無污染等特點,在建筑節能工作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